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k8凯发官网网址|小县城的野心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2:37    次浏览

发现中国马长军河南教师我每天都要经过的一片林地,据说要建商业步行街。这让我忍不住哑然失笑,这个地方,谁来“步行”?虽然这个地盘属于县城“行政文化新区”,但跟人口集中、比较繁华的老城区隔着一条河,紧邻的一条马路建成四五年了,依然冷冷清清。路对面是人工河堤公园,夏天夜晚还有几个人来乘凉,其他季节尽管灯火辉煌,没少浪费电力资源,但也不见一个人影。目前方圆2公里内不过三四千居民。县城“行政文化新区”七八年前还是比较荒凉的丘陵。2008年政府一些部门搬迁过来后,陆续有八九个商品住宅小区开建,建成最早的一个小区,5年了,入住率才勉强50%,其他几个入住率更低。正在施工的几处楼盘近两年一直在大打优惠战,但收效甚微。即便老城区里,新开发的楼盘也不畅销,春节前有一家搞活动,现场工作人员比咨询客户还多。包括几所学校学生以及常年外出务工的本地户籍居民在内,“行政文化新区”目前常住人口有2万人左右,其中一个有22个村民小组的社区5000多人,另两个小社区总共有2000多人,而几个已经开发完成的小区入住居民合起来有2000人就不错了。现在很难预测整个“行政文化新区”全部开发可以容纳多少人,但到2020年,人口能不能突破5万,还是未知数。就算这一带目前在建楼盘全部完工并且住满人,大概能给这里增加3万人。但今后5年各个楼盘入住率能提高多少?政府有意继续开发,但房子卖给谁?到哪里找人来住?老城区2006年开发的楼盘到现在空房子还有很多。有的楼盘完工三四年了,还没有卖完。有不少房子卖给了向往城市生活的农村青年,但他们大多仍然在外地打工。他们当然愿意住进自己的房子,只是很难在小县城里找到如意的工作。如果不能养家糊口,挣不到足够还房贷的钱,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会感到幸福吗?再说了,他们的孩子想挤进县城的公办学校,政府还没做好准备。这一块学校不少,但没有公办初中,仅有3所公办小学,其中两所还在交通很不方便的郊外乡村。颇具规模的私立学校有3所,但让“农民工”花高价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,这主意不太美妙。县政府对面正在建造一座包括几个文化场馆占地14万平方米的大广场,附近是两个等待“开发”的小村庄,围墙之外还有庄稼地。工程进展有些迟缓,有人说是摊子太大资金不到位,县财政入不敷出,债台高筑。有人说属于违规占地,而且属于国家明令禁止建造的楼堂馆所。反正没有当年县政府大楼建造那样利索,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让人们来这里享受“繁荣的文化生活”。即使建成,会不会像几年前建成的体育馆一样整天铁将军把门?造价据说上千万的体育馆,竣工后仅举办过一次体育活动。一个有20多万人口的县城,文化生活如此贫乏,仅仅是因为场地不足吗?然而,县城建设的决策者看来不在乎这些,在他们眼里,有地盘、有房子、有场馆、有标志性建筑,县城足够漂亮足够大,有排场有气势,既能显示领导魄力,当然又展示了政绩— 看,这就是发展啊! 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,紧邻大广场,竟然有开发商急不可耐地抢先建起商业步行街。有人说,这开发商钱多发疯了。有人则说,有几个开发商花的是自己的钱?政府敢批,银行敢贷,开发商有什么可担心的?不过,商铺价钱比5年前的还低,甚至低于同时在售的楼盘价,问津者依然了了。有知情人透露,尽管开发商地皮拿到手了,但批文没拿到。一个在城建规划部门工作的朋友告诉我,整个县城只有一处楼盘手续齐全。有一家什么手续都没有,可楼盖得一座比一座高,耀武扬威似的。有靠山撑腰,遮天大手一挥,各职能部门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。规划中的城区八九年来建成以及在建的楼盘大大小小有50多个,最迟3年后即可全部交付使用,供20多万人居住没有问题。同时,整个县城规划区内到处都是居民私自“开发”的单元楼,有称之为“小产权房”的,也有说是“违章建筑”的,据观察也提供了上万套房子,至少够三四万人住了。县城常住人口目前有25万多。除了部分已经有人入住的,也必须考虑到有不少新开发的房子还是城区原有居民买的,剩下的空房子未来5年内大概需要15万-20万人才能住满。如果今后县城规划区内继续开发新楼盘,旧住宅区还继续被改造,这个县城到底准备容纳多少人?2005年编制的县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(2006-2020年)》提出,“规划至2010年,中心城区人口达到17.5万人,规划至2020年,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5.65万人”。可能因为没料到2010年城区人口超额完成任务,县政府显然有些兴奋,2011年制定的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”就提出,“到2015年,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达到40万人以上”。这个目标恐怕是难以实现了,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决策者们继续铺摊子,“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、城区人口50万的唐河中心城区正站在对外开放的时代潮头”(《河南日报》2014年8月22日),据说这也是2020年的目标。照这样看来,目前的房子差不多就够住了,但人来不来还是问题。任你规划狂奔,楼房直插云霄,人跟不上,这也能叫作城镇化吗?县城如此野心勃勃的同时,对各个乡镇也有规划,到2015年,5个中心镇“人口规模分别达到2 .5万人以上”,其他13个小集镇“常住人口达到1.5万人”。这大大超出同一份规划中“城镇化率达到33.5%”了,因为全县人口才130万左右。一组关键而简单的数字都没搞清楚,这样的规划怎么就堂而皇之出笼了?这样的“大手笔”被批准被通过,也太轻松了。然而,纸面上规划容易,但要想赶羊群一样把农民赶进“规划”里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柴静提到,我国有184个“地级市”宣称要打造“国际大都市”,如果把我国目前城市规划人口全部加起来,竟然达到34亿!这个数字把小城镇的规划人口算上了吗?整个县城规划区内,到处是尘土飞扬的工地,各个乡镇也如火如荼地向着城镇化突飞猛进,一点也没消停的意思。无论是县城,还是乡镇,都只管修马路盖房子,谁都不肯回头看看,人在哪里?城建规划的决策者可能就是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目中无人。比如说,这边雨后春笋般的商住楼卖不动,那边城区各中小学教室里拥挤不堪,全是超大班;这边新开拓的城区新修的马路数年来一直是驾校的练车场,那边是老城区的每条街道都变成停车场,动辄堵车……城市规划建设到底是为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,还是为显摆城市气派的?寂寞的商住楼电梯闲着不动,头脑发热的官员升职天梯越来越高。有人说,这一切都是为争取升格为“县级市”。但我怀疑,如此争取“县级市”的代价未必划算,被拆迁、被征地的群众不会因为“市民”身份而轻易跟政府和解,政策优惠根本无法弥补财政欠账的大窟窿,那么多的楼房得多少年后才能消化?会不会留下一座座烂尾楼盘?被冷落的教育被忽视的医疗被遗弃的乡村等等,又将积攒给未来怎样的麻烦?最终承担恶果的还是老百姓。这样的城镇化建设规划符合科学发展观吗?县城和乡镇的规划经过了怎样的“科学论证”?这个县城是这样,别的地方又是什么样子?还有正在打造“国际大都市”的地方,是不是热火朝天把泼来的冷水都蒸发了?野心勃勃的规划,欲望膨胀的城建,无论是物质资源上,还是社会文化方面,实质上已经造成巨大的浪费,某些官员却自诩是“高瞻远瞩”。如果不是别有用心,那就是官僚主义,急功近利好大喜功。我甚至认为,这也是一种腐败,腐化了社会气氛,也许正是整个社会普遍浮躁的根源。这样所谓的城镇或者城市“现代化建设”意识,跟真正的现代化精神,在我看来,有着两个世纪的差距。